新闻
电视
微博
博客
订阅
捐款
管理我的频道
登陆
新用户注册
新闻
电视
微博
博客
会员特区
订阅
捐款
RSS
用户反馈
服务条款
隐私声明
关于明镜
热门搜寻
热门新闻
所有
科学家
相关新闻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汇总新冠疫情的专家
在新冠危机期间,及时掌握疫情信息至关重要。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始终能够及时提供有关新冠病毒大流行的事实和数据,并积极研究防疫措施。
德国之声
2020/04/12 10:18:00 (UTC)
英顶尖科学家违反社交隔离令 辞任政府顾问
在新冠疫情中为英国政府提供咨询的一位著名流行病学家周四宣布辞去顾问职务。此前,《每日电讯》报道了他与一位女性朋友见面而违反“社交距离”的相关规定。该科学家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并痊愈。
德国之声
2020/05/06 11:15:00 (UTC)
研究:突变冠状病毒“感染性更强”
根据一项研究结果,目前在全球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变种比来自中国的原始病毒更容易感染人类细胞。
德国之声
2020/07/03 15:06:00 (UTC)
突发:震撼弹!川普证实染.疫!美国总统大选面临巨大变数;俄中关系真走近?科学家涉当中国间谍被捕;马克龙也强硬:中国在非洲投资不规矩;欧洲疫情严峻,牛津大学疫苗启动滚动审核|新闻连报(20201002)
#川普确诊 #美国大选 #俄中关系 ***川普证实染疫!美国总统大选面临巨大变数俄罗斯科学家涉嫌当中国间谍,最高恐被判20年批评中国在非洲投资不守规则,马克龙召集多国峰会协商欧洲疫情严峻
明镜新闻台
2020/10/02 06:45:13 (UTC)
美英科学家因发现丙肝病毒获诺贝尔医学奖
两名美国科学家和一名英国科学家因为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中做出的杰出贡献而共同… »
加拿大之声
2020/10/05 14:49:15 (UTC)
美国太空探测器与3.3亿公里外的小行星“击掌”- BBC News 中文
美国太空总署(NASA)一群科学家派出探测器到距离地球3.3亿公里处,跟一颗小行星“击掌”。OSIRIS-Rex号探测器这次在小行星“本努”(Bennu)上触地重飞(touch-and-go),在著陆的短短几秒间采集了小行星的土壤样本,然后踏上返回地球的三年路程。科学家期望透过这几秒的接触
BBC中文
2020/10/23 11:00:10 (UTC)
印裔美国少女拉奥获《时代》周刊首位“本年度风云儿童”称号
著名的美国《时代周刊》将印裔美籍少年发明家、15岁的吉坦贾利·拉奥(Gitanjali Rao)评选为该刊首位《年度风云儿童》。在采访时,拉奥以自己的天分和大方态度给好莱坞女星安吉莉娜·朱莉留下深刻印象。
德国之声
2020/12/04 15:26:00 (UTC)
美中会晤落幕,余茂春: 中共战.狼大败;北约顶级科学家当中国间.谍,被判三年;“天安门广场、晓波路”包围中国驻英大使馆;大学毕业生首超九百万,北京大喊:当个体户 | 热点背景(20210320)
#美中会晤#中国间.谍#中共 ***美中会晤落幕,余茂春: 中共战.狼大败北约顶级科学家当中国间谍,被判监三年中国驻英使馆新址,将被“天安门广场、晓波路”包围大学毕业生首超九百万,北京大喊:当个体户******华尔街电视:财经与时政的专业报导,独家专访,分析评论
明镜新闻台
2021/03/20 02:15:25 (UTC)
金正恩视察平壤新建住宅区地皮
北韩领袖金正恩视察平壤普通门江岸新建住宅区地皮。朝中社报道,金正恩在视察时提出,通过在江边建设现代化的公寓社区,建造具有特色的江岸地区的构想,保证普通门周边的阁楼式住宅区,成为北韩住宅区的榜样。金正恩又表示,住宅区计画在今年内竣工,供为党和国家争光的各部门创新者、有功者、科学家、教育家和作家等劳动者居住。韩联社报道,估计金正恩是在昨日前往考察。报道引述分析认为,虽然北韩
香港电台
2021/03/26 06:41:05 (UTC)
反腐不再为打老虎,变习近平治国秘钥;抓中国间.谍,又一俄国科学家遭重判;中国电影与好莱坞脱钩,听党意成紧箍咒;东盟与敏昂莱谈妥:停止暴.力待民 | 热点背景(20210425)
#习近平#反腐#俄国科学家 ***反腐不再为打老虎,变习近平治国秘钥与中国有染,又一俄国科学家遭重判中国电影与好莱坞脱钩,听党意成紧箍咒东盟与敏昂莱谈妥:停止暴.力待民******华尔街电视:财经与时政的专业报导,独家专访,分析评论
明镜新闻台
2021/04/25 01:17:45 (UTC)
呼吁全面溯源调查 科学家给北京“下通牒”
一个名为“巴黎小组”的非正式科学家团体周一发表公开信,呼吁对新冠病毒起源进行全面调查。公开信表示希望中国能够参与合作,但是如果北京政府拒绝配合,各国应该寻求“第二条道路”,在其它组织和机制的协调之下进行溯源调查。
德国之声
2021/06/29 14:21:00 (UTC)
[国际] 研究:LED路灯光害致昆虫数量锐减
一项在英格兰南部进行的新研究指出,路灯-特别是使用白色发光二极体(LED),不仅会干扰昆虫行为,也是导致昆虫数量下降的背后元凶。法新社报导,夜间人工照明已被认为是世界各地昆虫栖群减少的可能因素,但这个议题的研究仍不足。为了解这个问题,科学家
RTI央广
2021/08/26 12:29:00 (UTC)
诺贝尔医学奖由两名美国科学家获得
今年诺贝尔医学奖由美国科学家朱利叶斯和帕塔普蒂安获得,表扬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贡献。诺贝尔委员会说,两人发现了人类感知疼痛和温度的机制,揭示隐藏在疼痛过敏现象背后的机理,有关知识被用于开发治疗多种疾病的方法,包括慢性疼痛。两名得奖者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奖金。
香港电台
2021/10/04 09:57:28 (UTC)
诺贝尔医学奖由两名美国科学家获得
今年诺贝尔医学奖由美国科学家朱利叶斯和帕塔普蒂安获得,表扬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贡献。诺贝尔委员会说,两人发现了人类感知疼痛和温度的机制,揭示隐藏在疼痛过敏现象背后的机理,有关知识被用于开发治疗多种疾病的方法,包括慢性疼痛。两名得奖者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奖金。
香港电台
2021/10/04 09:57:28 (UTC)
诺贝尔医学奖由两名美国科学家获得
今年诺贝尔医学奖由美国科学家朱利叶斯和帕塔普蒂安获得,表扬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贡献。诺贝尔委员会说,两人发现了人类感知疼痛和温度的机制,揭示隐藏在疼痛过敏现象背后的机理,有关知识被用于开发治疗多种疾病的方法,包括慢性疼痛。两名得奖者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奖金。
香港电台
2021/10/04 09:57:28 (UTC)
诺贝尔医学奖由两名美国科学家获得
今年诺贝尔医学奖由美国科学家朱利叶斯和帕塔普蒂安获得,表扬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贡献。诺贝尔委员会说,两人发现了人类感知疼痛和温度的机制,揭示隐藏在疼痛过敏现象背后的机理,有关知识被用于开发治疗多种疾病的方法,包括慢性疼痛。两名得奖者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奖金。
香港电台
2021/10/04 09:57:28 (UTC)
美国科学家因“发现温度和触觉受体”获诺贝尔医学奖
诺奖委员会官方周二揭晓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朱利叶斯和帕塔普蒂安两位美国科学家因为解释了“热、冷和触觉压力是如何引发人体的神经脉冲,从而让人们感知和适应这个世界”这个问题而获此殊荣。此前有人猜测新冠疫苗mRNA技术领域的突破会成
德国之声
2021/10/04 13:46:00 (UTC)
美国科学家因“发现温度和触觉受体”获诺贝尔医学奖
诺奖委员会官方周二揭晓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朱利叶斯和帕塔普蒂安两位美国科学家因为解释了“热、冷和触觉压力是如何引发人体的神经脉冲,从而让人们感知和适应这个世界”这个问题而获此殊荣。此前有人猜测新冠疫苗mRNA技术领域的突破会成
德国之声
2021/10/04 13:46:00 (UTC)
美国科学家因“发现温度和触觉受体”获诺贝尔医学奖
诺奖委员会官方周二揭晓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朱利叶斯和帕塔普蒂安两位美国科学家因为解释了“热、冷和触觉压力是如何引发人体的神经脉冲,从而让人们感知和适应这个世界”这个问题而获此殊荣。此前有人猜测新冠疫苗mRNA技术领域的突破会成
德国之声
2021/10/04 13:46:00 (UTC)
美国科学家因“发现温度和触觉受体”获诺贝尔医学奖
诺奖委员会官方周二揭晓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朱利叶斯和帕塔普蒂安两位美国科学家因为解释了“热、冷和触觉压力是如何引发人体的神经脉冲,从而让人们感知和适应这个世界”这个问题而获此殊荣。此前有人猜测新冠疫苗mRNA技术领域的突破会成
德国之声
2021/10/04 13:46:00 (UTC)
×
用户反馈
您的昵称
您的邮箱
您使用的系统
您使用的浏览器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
反馈主旨
反馈内容
本网站正使用Cookie
我们使用Cookie改善网站体验。继续使用我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
Cookie政策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