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电视
微博
博客
订阅
捐款
管理我的频道
登陆
新用户注册
新闻
电视
微博
博客
会员特区
订阅
捐款
RSS
用户反馈
服务条款
隐私声明
关于明镜
热门搜寻
热门新闻
所有
广东疫情
相关新闻
中国“南大门”疫情渐升 广东高考如临大敌
盛夏高温,持续暴雨的中国广东近日本土疫情升温。即将到来的广东高考有63.6万考生,其中有确诊者及密切接触者,当局如何安排?
德国之声
2021/06/03 04:43:00 (UTC)
6/12【时事大家谈】广东疫情持续 防控面临哪些考验?亚洲疫情复燃 “零感染”政策陷入困境?
中国广州市出现Delta新冠变体,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防控面临哪些考验?另外,全球经济重启,新冠“零感染”政策会产生哪些适得其反的作用?【时事大家谈 话题一:广东疫情持续 防控面临哪些考验?】中国广东省面临爆发新一轮疫情的危机,三个星期来,确诊病例破百,更加让人担忧的是
美国之音
2021/06/12 13:37:05 (UTC)
时事大家谈 :广东疫情持续 防控面临哪些考验?
中国广东省面临爆发新一轮疫情的危机,三个星期来,确诊病例破百,更加让人担忧的是,广州市流行的Delta新冠变体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广东省当局正在加紧筛查,并封锁了感染高风险地区。那么,广东这一轮疫情的源头在哪里?Delta变体给防疫带来哪些考验?近来,疫情控制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纷纷出现病毒反扑
美国之音
2021/06/12 15:52:04 (UTC)
时事大家谈:全球经济开放 “零感染”政策陷入困境?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台湾、中国、越南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一直采取本土“零感染”政策,在疫苗没有普及的情况下,用禁止旅行,关闭商业设施和封城等措施来遏制病毒传播,并且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功。那么,这个战略能不能持续有效?美国和英国至今每天感染数千人,可是靠迅速推广疫苗,来重新开放经济,相比之下
美国之音
2021/06/12 15:54:27 (UTC)
深圳盐田港货船拥堵 专家忧殃及全球贸易
今年3月,巨型货轮“长赐号”搁浅导致苏伊士运河拥堵的画面传遍了全世界。而如今,人们又开始因为另一个重要港口的堵塞而担忧——这次是在深圳盐田港,而专家预测,其后果可能比“长赐号”事件还严重。
德国之声
2021/06/19 13:29:00 (UTC)
6/19【时事大家谈】中国新一轮疫情未了 疑点多于答案?美国又一款新冠疫苗异军突起 对全球意味着什么?
中国新一轮疫情未了,2名打过疫苗的医护人员感染,进一步引发人们对中国疫苗有效性的疑问;另外,美国又一款新冠疫苗异军突起,对全球防疫意味着什么?【时事大家谈 话题一:中国新一轮疫情未了 疑点多于答案? 】中国广东省的新一轮疫情引起全球关注,目前感染人数超过160人。那么,中国之前也有疫情零星爆发
美国之音
2021/06/19 13:32:34 (UTC)
6/26【时事大家谈】各国实验室泄漏不断 历史教会我们什么?疫情进入第二年 警惕新一波健康危机
历史上世界各国不乏实验室泄漏,证明实验室泄漏为何如此困难?历史事件对新冠调查有什么启示?另外,新冠疫情进入第二年,持续压力带来了新一波健康危机。【时事大家谈 话题一:各国实验室泄漏不断 历史教会我们什么?】将近一年半过去了,新冠疫情起源仍然是一个谜。不过,一度被称为“阴谋论”实验室泄漏假设
美国之音
2021/06/26 13:35:07 (UTC)
时事大家谈:各国实验室泄漏不断 历史教会我们什么?
将近一年半过去了,新冠疫情起源仍然是一个谜。不过,一度被称为“阴谋论”实验室泄漏假设,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历史上世界各国不乏实验室泄漏,甚至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子,其中一些事故的根源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那么,要证明实验室泄漏为什么如此困难?要如何堵住生物安全方面的漏洞?历史事件对新冠调查有什么启示?
美国之音
2021/06/26 15:54:09 (UTC)
时事大家谈:疫情进入第二年 警惕新一波健康危机
新冠病毒让全球1亿8千多万人感染,将近400万人死亡。疫情进入第二年,持续的压力正在引发另一波健康危机。美国心理学会的最新调查显示,一年多来,大约一半的美国成年人体重改变,失眠,推迟或者取消看病计划,等等。卫生专家警告说,疫情压力对人们心理和身体健康造成的严重影响,即使在新冠病毒得到控制后
美国之音
2021/06/26 16:07:58 (UTC)
【金冲飞:因疫情推迟就医的慢性病患后果堪忧】6/26 #时事大家谈 #精彩点评
美国心理学会的最新调查显示,一年多来,大约一半的美国成年人体重改变,失眠,推迟或者取消看病计划。维吉尼亚州家庭医生金冲飞说,他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特别担心。金冲飞医生说:"这里面其实我最担心的是高血压和糖尿病人这个人群,因为这两个都是需要在家庭医生那里定期复查的。
美国之音
2021/06/27 02:00:02 (UTC)
【史蒂文·米姆:人类本能地掩盖实验室泄漏】6/26 #时事大家谈 #精彩点评
乔治亚大学历史学家,畅销书作家史蒂文·米姆(Stephen Mihm)指出,历史上不乏实验室泄漏,即使彻底公开调查也未免找到肯定答案,当实验室泄漏发生在一个不公开不透明的国家里,证实疫情的来源就更加困难。史蒂文·米姆说:"在很多情况下,当一个实验室泄漏了致命病原体
美国之音
2021/06/27 02:00:15 (UTC)
7/3【时事大家谈】证明病毒从实验室泄漏为何如此困难?疫情进入第二年 警惕新一波健康危机
历史上世界各国不乏实验室泄漏,证明实验室泄漏为何如此困难?历史事件对新冠调查有什么启示?另外,新冠疫情进入第二年,持续压力带来了新一波健康危机。【时事大家谈 话题一:证明病毒从实验室泄漏为何如此困难?】将近一年半过去了,新冠疫情起源仍然是一个谜。不过,一度被称为“阴谋论”实验室泄漏假设
美国之音
2021/07/03 13:35:01 (UTC)
时事大家谈:美南方司令部顾问:如何应对中国在拉美的扩张?
最近10多年来,中国执着地向拉丁美洲扩大影响,通过兴建基础设施和投资计划,向这个地区推进所谓的“新丝绸之路”。新冠疫情损害中国形象的同时,也给北京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试图把疫苗外交作为敲门砖,在这个地区加深经济和政治足迹。拉美地区除了具有矿产、物流和金融重要性之外,在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中
美国之音
2021/07/09 19:21:32 (UTC)
时事大家谈:从塞舌尔到智利接种中国疫苗后为何疫情严峻?
一些依赖中国疫苗的国家正面临全球最严重的疫情爆发。一份泄漏的泰国卫生部文件显示,泰国政府考虑让医务人员接种辉瑞等mRNA疫苗作为加强针,引起民众对科兴疫苗有效性的恐慌。6月份,印度尼西亚至少有10名医护人员在完全接种了科兴疫苗后,死于新冠肺炎。另外,以中国疫苗为主
美国之音
2021/07/09 19:44:55 (UTC)
7/10【时事大家谈】德尔塔变体扩散 云南面临第四波疫情;新冠如何导致脑雾 科学家有什么新线索?
新冠德尔塔变体扩散全球,云南部分封城应对疫情再次爆发;另外,新冠病毒如何损害患者的认知?科学家对新冠后遗症有什么新的认知?《时事大家谈》主持人叶凡邀请“和谐社区医疗大联盟”(SOMOS)主席,纽约百康医疗集团医疗机构内科医生陈治年,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病理学和免疫学教授
美国之音
2021/07/10 13:32:21 (UTC)
时事大家谈:德尔塔变体扩散 云南面临第四波疫情
这个星期,中国云南瑞丽已经发现20多名新的感染者,病毒基因组序列和德尔塔变体高度同源。预计感染人数还会上升。德尔塔变体是至今已知的传播性最强,最危险的变体,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随着德尔塔变体迅速成为很多国家的主要新冠毒株,“我们处于这场疾病大流行非常危险的阶段”。那么,德尔塔变体有哪些危险性?
美国之音
2021/07/10 16:27:21 (UTC)
时事大家谈:新冠如何导致脑雾 科学家有什么新线索?
除了肌肉疼痛、疲倦、恐惧、抑郁等最常见的新冠后遗症之外,越来越多的新冠幸存者反应糊涂健忘,思维混乱,认知障碍等脑雾症状。这些后遗症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日常生活。那么,新冠后遗症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家有了哪些新的认知?《时事大家谈》主持人叶凡邀请“和谐社区医疗大联盟”(SOMOS)主席
美国之音
2021/07/10 16:27:25 (UTC)
【陈治年:疫苗产生记忆力有效抵御德尔塔变体】7/10 #时事大家谈 #精彩点评
除了印度之外,接种率高的英国新冠德尔塔变体感染最严重,难道疫苗对抗德尔塔变体的效率大幅降低了?纽约百康医疗集团内科医生陈治年说,疫苗除了产生抗体外,还产生一种有记忆力的B细胞,仍然能有效抵御德尔塔变体。陈治年说医生:"刚才何医生讲过,它(德尔塔变体)是有一种逃脱免疫的这个能力,所以这是有可能的。
美国之音
2021/07/10 17:30:01 (UTC)
【何迈:新冠后遗症可能跟多器官损伤程度有关】7/10 #时事大家谈 #精彩点评
除了肌肉疼痛、疲倦、抑郁等常见的新冠后遗症之外,越来越多的幸存者说他们出现认知障碍,即脑雾。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授何迈说,这可能跟病毒损害多器官,以及治疗和康复程度有关。#时事大家谈 #精彩点评 完整节目视频????何迈医生说:“新冠感染这次跟比如说过去的萨斯不一样
美国之音
2021/07/11 00:00:07 (UTC)
【何迈:德尔塔又出加强版 担心接种率低的国家】7/10 #时事大家谈 #精彩点评
以色列发现首例Delta Plus病例。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授何迈说,辉瑞、Moderna和强生等疫苗保护率没有显著降低,可是,疫苗接种率低的国家比较令人担忧。何迈医生说:“根据现有的一些研究,现有的这些疫苗,比如说辉瑞、莫德纳,还有强生和阿斯利康,跟原始的病毒毒株相比
美国之音
2021/07/11 00:00:09 (UTC)
×
用户反馈
您的昵称
您的邮箱
您使用的系统
您使用的浏览器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
反馈主旨
反馈内容
本网站正使用Cookie
我们使用Cookie改善网站体验。继续使用我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
Cookie政策
同意及关闭